關於台灣可巴德

2011 年成立後,台灣可巴德猶太協會不久便成為猶太在台生活的據點。

台灣 2 千 4 百萬居民中,猶太人約有 800 人。台灣可巴德的成員來自世界各國,從美國、以色列,到阿根廷、荷蘭等地,無所不包,並囊括了商人、學生、老師和外交官等各種背景的猶太人。

台北猶太協會營運後不久,我們便為長住在台及短暫停留的猶太人供應台灣唯一正統道地的猶太潔食,並於此舉行猶太祈禱儀式。

安息日餐點與祈禱儀式滿足了猶太學子、商人、遊客與其家人的需求,因此很快便受到台灣本地猶太社群的熱烈歡迎。

有賴自願提供場地的社群成員之助,主日學在短短兩個月後成立,共有 19 名孩童入學。在此,他們可以透過有趣而豐富的教程學習希伯來文、猶太學問與猶太傳統。

我們的使命,是積極為居住在台及來訪的猶太人提供協助,讓他們身在異鄉,仍能感受到家的溫暖。我們希望不會有任何猶太人覺得自己被遺忘。

如需更多資訊,歡迎寄信至 Rabbi@jewish.tw 詢問。

關於可巴德-路巴維茲

哲學

可巴德-路巴維茲 (Chabad Lubavitch) 是現今猶太生活中最活躍一股的力量,它既是一種哲學、也是一項宗教運動,更是組織名稱。「路巴維茲 (Lubavitch)」意指「兄弟般友愛的城市」,「可巴德 (Chabad)」則是希伯來文中三種智性的字首縮寫:chochmah 代表知識,binah 代表理解,而 da-at 則代表體會。可巴德運動的猶太宗教哲學系統,對神授律法的精研至為深入,讓信徒明白造物者的理解與認識,並讓他們了解「創世」的目的及其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萬物各自的重要性和獨特使命。這項哲學引領人們修持身心,約束自身行為,並透過智慧、理解和知識三種智性來感知一切。「路巴維茲」是白俄羅斯境內一個城鎮的名字,那裡曾是可巴德運動的根據地,並持續超過一個世紀之久。「路巴維茲」在俄文中意為「兄弟般友愛的城市」,這個名字傳達了可巴德所肩負之責任的本質,以及可巴德哲學所引出對每一位猶太人的愛。

宗教運動

前述興起於白俄羅斯的哲學為可巴德運動之濫觴, 250 年後,可巴德-路巴維茲作為哈西迪教派的分支,在俄國極為盛行,並進一步傳播至周遭國家。可巴德為學者解答了棘手的問題,也為單純的農民提供了他們曾經拒絕的慈愛。最終,可巴德-路巴維茲的哲學和其擁護者幾乎遍及世界每個角落,並影響了猶太生活的所有面向。

領導者

可巴德運動依循七名領導者 (簡稱「瑞比 (rebbe)」) 的教義,由具有義人名聲,來自里亞迪的 Schneur Zalman 拉比 (1745–1812年) 率先展開。這些領導者深入淺出地解釋了猶太神祕主義最精華也最難以處理的面向,並建立達數千本書之多的研究全集。他們展現了古老聖經的虔誠與領導特質,不僅關心可巴德-路巴維茲教派,更擴及猶太生活的整體,無論是心靈或物質層面。他們的慈愛和奉獻博大而深邃,對他們而言,任何人、任何枝微末節的事都至關重要。在我們這一代,路巴維茲的瑞比,通常被簡稱為瑞比的義人 Mena-chem Mendel Schneerson 拉比 (1902-1994),則引領了猶太人走出飽受蹂躪的大屠殺,邁向平安新時代。

組織

現今可巴德-路巴維茲組織的起源可追溯至 1940 年代早期,當時第六位路巴維茲瑞比,也就是義人Yosef Yitzchak Schneersohn 拉比 (1880–1950年),指派其女婿,後來成為繼任者的 Menachem Mendel 拉比領導可巴德新成立的教育與社會服務部門。這位瑞比對所有猶太人皆懷抱深切的關懷,並具備無窮的樂觀與自我犧牲精神,這樣的特質促使他展開行動,推出一系列豐富的課程和祈禱儀式,並建立公共機構,以服務每位猶太人。目前,可巴德-路巴維茲組織內,有超過 5,000 個全職的使徒家庭 (其中 2,000 個位於美國) 正以存續 250 年之久的原則和哲學,來領導 3,500 多個機構,以及數以萬計的人員。